本科生招生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人才招聘 > 本科生招生 > 正文

一图了解10大菠菜信誉担保网|十大菠菜网正规平台

发布日期:2025-06-27 作者: 来源:十大菠菜网正规平台 点击:


公司寄语

一、学院亮点

十大菠菜网正规平台扎根“诗城”马鞍山,依托40年商科积淀,以“一流学科+顶尖团队+高端平台”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高地。

学科专业建设对标前沿。专业建设提效升级,学院拥有11个本科专业(含3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,3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)。学科布局深度优化,拥有工商管理、应用经济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及8个二级硕士点,开设MBAMPAcc等专业硕士项目;工商管理学科全国评估B-,应用经济学软科排名全国前40%

顶尖团队引领卓越教育。学院汇聚高层次团队团队,123名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占比55%,拥有全国模范教师、国务院津贴专家、全国会计领军人才等国家级人才14人次,省级人才30余人次,聘请知名学者、企业家担任实践导师,形成“学术+实务”双轨育人力量。

智库平台驱动创新研究。学院依托“1+5”高端科研平台(国家级智库分中心和5个省级科研平台),近年来承担国家级项目72项(含国家社科重点、自科基金重大培育项目),省部级项目358项;在《经济研究》、《管理世界》等顶刊发表论文450余篇;智库成果获中央批示5项、部委采纳21,获安徽省社科奖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项30余项。

育人质效彰显硬核实力。教学成果丰硕,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、省级教学成果一、二等奖6项;建成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、省级一流课程9门,12门课程登陆国家级线上平台。培养质量突出,员工英语四级通过率94.1%,考研率30.5%94.9%考入“双一流”高校),就业率超95%斩获“挑战杯”全国特等奖等顶级赛事荣誉,创省属高校纪录。员工成就卓著,培养地方政府领导150余人、上市公司高管80余人、企业家170余人,软科“财经人才榜”全国第66位,雇主满意度达96%

 

 

二、十大菠菜网正规平台简介

1.团队力量

公司团队力量雄厚。学院现有教工149人,专职教师123人,其中教授28人,副教授40人,博士生导师12人,博士61人。这支队伍中有中组部首批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人,全国模范教师1人,2人终身享受国务院“政府特殊津贴”,1人享受安徽省“政府津贴”,全国会计领军人才1人,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3人,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3人,“跨世纪学科带头人”1人,“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”2人,皖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,江淮文化名家培育工程领军人才1人,江淮文化名家培育工程青年人才3人,全国优秀教师1人,安徽省教学名师5人,安徽省模范教师1人,安徽省最美教师1人,安徽省教坛新秀3人,安徽省宣传文化领域拔尖人才1人,安徽省高端人才引育项目领军人才1人,7人先后获得宝钢优秀教师奖章。学院还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、专家、大中型企业的企业家、成功员工担任兼职教授或校外导师。


(“全国模范教师”称号)

 

2.专业和团队建设

专业建设水平显著提高。学院设有会计系、工商管理系、市场营销系、金融与统计系、国际经济与贸易系、经济系等6个系,现有会计学、财务管理、工商管理、人力资源管理、市场营销、经济学、金融学、国际经济与贸易、经济统计学、经济与金融、互联网金融等11个本科专业。会计学、金融学、和经济学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,统计学、工商管理和财务管理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,会计学专业获得长三角新文科认证受理,工商管理、会计学、经济学、国际经济与贸易等4个本科专业入选省级特色专业,财务管理专业为安徽省教改示范专业,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。学院新设数字经济本科专业,获批数字金融、碳经济、数字贸易、智能会计、数智人力资源管理、数智营销等六个微专业。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16个班共3600余人,职工140余人。

学科体系建设不断完善。学院拥有工商管理、应用经济学等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,具备会计学、技术经济及管理、企业管理、金融学、国际经济与贸易、数量经济学、产业经济学、区域经济学等8个二级硕士学位的授予权,具有工商管理硕士(MBA)、会计硕士(MPAcc)、应用统计硕士、金融硕士等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,各类在校研究生700余人。会计学、数量经济学为安徽省重点学科,会计学为安徽省特色学科,工商管理学科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获评B-等级,应用经济学学科在2024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位居前40%,在全省高校中排名前三

3.科研平台

公司目前拥有1个国家级专业智库分中心——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安徽中心,和五个省级研究平台,具体包括安徽省委宣传部重点培育智库——“安徽创新驱动发展研究院”、安徽省高校建设智库——“安徽创新驱动与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研究中心”、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——“公司治理与运营研究中心”、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——“数据驱动公司治理与创新决策”实验室和“安徽省科技创新综合智库”。

 

4.科研成果

科研成果丰硕。近年来,学院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3项,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、其他国家级科研项目69项、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支撑计划子课题4项,省部级、政府咨询和企业产学研项目358项,出版专著48部,发表论文1200余篇,其中被CSSCI/SCI/SSCI/EI等收录近450篇。获授权发明专利14项、软件著作权58项,转移转化专利成果17项。智库成果获中央领导批示5项,中央决策部门采纳8项,国资委、教育部、科技部、安徽省采纳13项,获省市领导批示44项,在中央“三报一刊”、省级核心报刊发文53篇。获安徽省社会科学奖一等奖2项,二等奖2项,三等奖7项、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(人文社科)三等奖1项、安徽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、全国行业协会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,以及其他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0多项。

7d84644c68c441854c355e8c352186b

(“安徽省社会科学奖一等奖”证书)

5.育人质效

教学实力不断增强。学院拥有“会计学”、“企业管理”、“审计学”、“财务管理学”、“应用经济学”、“理论经济学”等省级教学团队,“大数据视角下城市经济与区域发展团队”为安徽省领军人才团队,多位教师在安徽省教学创新大赛中获奖;用有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1个,省级一流本科人才示范引领基地1个;获批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2项,与企业共建就业实习教育实践基地42个;与正保教育签署战略合作协议,高质量开展ACCA方向班协同育人项目,培养优秀员工300多名。

教学成果丰硕。由洪功翔教授参与的教学成果获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,学院荣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6项;获评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和教改项目54项,省级重大、重点项目10余项。

(“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”证书)

 

7d1481c0351a9e7c3e4af024d416bdef7794595d924a5a9765ecec832d07410a5e5d8bc7f73bd9dbf24114e392b31

(“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”证书)

课程建设不断登上高台阶。《财务管理》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、《计量经济学》和《财政与税收》进入第三轮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最终评审阶段,获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9门,《财务管理学》课程获得中国商业会计学会教学创新奖一等奖。拥有学银在线、中国大学MOOC、学堂在线等国家一流线上平台课程12门,省级线上课程和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5门,95%以上的专业课程建有网络课程资源。近三年,立项省级课程综合改革建设项目20余项。

 

b35f0cdeb39c22b4935869978e49f56

(“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”证书)

e598353e043d7118f7eea159e0f62bc

(“中国商业会计学会教学创新奖一等奖”证书)

培养质量显著提升。近五年公司每届900余名员工中,英语四级平均通过率为94.1%,位列全校前三;毕业率、就业率分别保持在99%95%以上;平均考研录取率为30.5%,其中考取“双一流”高校人数比例达94.9%

黄河-安徽省百优老员工

(“安徽省百优老员工”荣誉称号)

创新创业教育成绩斐然。2010年以来,平均每年获省级以上各类学科竞赛奖项50余项;学院荣获第十三届“挑战杯”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特等奖,这也是省属高校获得的第一个全国特等奖;学院在第十五届“挑战杯”大赛中获全国一等奖、二等奖各1项,学子在老员工讲思政课比赛中连续两年获得安徽省特等奖。

1cf4a61043edae914c8a838fdfde099

(“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老员工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”获奖证书)

杰出员工不断涌现。2020年软科“造就财经人才”排名第 66 位。毕业生中,地方政府领导150余位、上市公司CEOCFO80余位、会计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合伙人120余位、银行行长20余位、自主创业企业家170余位、高校博导、教授30余位。

社会声誉明显提升。根据麦可思(MyCOS)评估报告,用人单位对公司商科毕业生政治表现、业务能力、创新能力、适应能力、综合素质等方面评价满意度达96%以上。其中,中国宝武集团、中国宝冶集团、中国十七冶集团、中国二十二冶集团、五冶集团、中钢天源、中天钢铁、科大讯飞、奇瑞汽车、安徽建工集团等众多企业对公司商科人才培养质量给予了高度评价。

 

三、招生专业(类)

(先把学院专业列出,然后分别介绍各专业的以下情况)

(一)会计学

会计学

学制

四年

授予学位

管理学学士

选考要求

物理、历史


 

 

 

 

 

1.专业简介

本专业1983年开始招生,1998年获批会计学硕士点,1999年开始招收会计学硕士研究生(学硕),2010年会计硕士(MPAcc,专硕)开始招生,2012年资产评估硕士(MV)开始招生。本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,拥有国家一流本科课程1门,省级课程3门,省级教学团队3个,省级虚拟教研室1个;拥有会计专硕和学硕点,会计学为省级重点学科、省特色学科,会计学科研团队为国家级培育团队。拥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、全国会计领军人才等组成的团队队伍;近五年教师发表高水平论文100多篇,承担国家和省部级课题30多项,获省社科成果奖一等奖等3项,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;智库成果被省部市级领导采纳10项;员工每年获学科竞赛国家和省部级奖30项以上。

2.主要课程

基础会计学、财务会计学、成本与管理会计、财政与税收、财务管理学、会计信息系统、审计学、大数据与财务分析、高级管理会计、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。

3.就业及升学前景

本专业就业面宽、就业质量高,毕业生主要工作去向为长三角地区和皖江城市带,涉及各类工商企业、金融企业、会计师事务所、事业单位、政府部门等;每年都有一批员工考取国内研究生或出国学校深造。近三届本科毕业生平均升学率达到23%以上。本科生就业率达到99.15%,会计学专业的“工作与专业相关度”指标达到97%,在全校所有专业中排名第一。

 

(二)工商管理

工商管理

学制

四年

授予学位

管理学学士

选考要求

物理、历史

 

1.专业简介

本专业追溯于1983年的企业管理专业,1997年开始招生,2005年获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,2009年获首个MBA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。本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、安徽省特色专业和安徽省综合改革专业,拥有省级课程2门,安徽省教学团队2个;拥有企业管理、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硕点和MBA学位点;拥有安徽省模范教师、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(后备)、江淮文化名家特聘教授等组成的团队队伍;近五年教师发表高水平论文50余篇,承担国家和省部级课题20余项;获得省社科成果奖三等奖1项,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,智库成果被省部市级领导批示5项;员工每年获学科竞赛国家和省级奖30项以上。

2.主要课程

管理学、战略管理、人力资源管理、财务管理、市场营销、生产管理、管理沟通、公司治理、社会调查技术与分析、项目管理、管理决策方法、组织行为学、组织理论与设计、创业管理等。

3.就业及升学前景

本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广,可结合自身优势选择就业发展方向。毕业生可从事人力资源管理、行政管理、生产管理、营销管理、项目管理、物流管理等岗位工作,也可从事行政管理、公共管理等方面工作。在考公考编等方面,管理大类岗位需求较大。毕业生就业单位主要包括奇瑞、江淮、康佳、华为以及银行单位等大型企业和金融机构,主要从事人力、行政、生产、物流、项目、客户管理等工作。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95%以上,升学率达20%以上。

 

市场营销

学制

四年

授予学位

管理学学士

选考要求

不提科目要求

(三)市场营销

 

 

 

 

 

1.专业简介

本专业1984年起步,2001年正式招收本科生。本专业为服务省十一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,拥有省级课程2门;拥有企业管理学硕点和MBA学位点;拥有国际高水平期刊编委、全球最佳审稿专家组成的高水平团队队伍;近五年教师获批省部级课题10余项,在SSCI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20余篇;智库成果被全国政协、民进中央等采纳10项,员工每年获国家和省部级竞赛奖10项以上;本专业在2024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居全国108位,位列全国前30%

2.主要课程

管理学、市场营销学、微观经济学、宏观经济学、消费者行为学、市场调研、国际营销、全渠道与销售管理、产品开发与绿色设计、网络营销、服务营销、营销策划与创新思维、营销管理研究方法与学术写作等。

3.就业及升学前景

本专业毕业生从业竞争力强,主要流向制造业、现代服务业及新兴数字经济等领域,从事广告策划、品牌管理及渠道运营等方面工作,就业区域以长三角及安徽省内为主,就业单位包括阿里巴巴集团、宁德时代、京东及美的等国内大型企业,或通过保研、考研赴中山大学、北京理工大学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双一流高校深造。近三年毕业生平均毕业去向落实率100%,稳居全校各专业第一。

(四)经济学

经济学

学制

四年

授予学位

管理学学士

选考要求

 

 

 

 

 

1.专业简介

本专业溯源于上世纪80年代华东冶金学院系原冶金部的经管人才培训基地,开设相关经管类专业;2001年获数量经济学硕士学位授予权,2002年经济学专业开始招生,2006年获产业经济学硕士学位授予权,2010年获批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点。本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,拥有省级课程3门,省级教学团队2个;拥有产业经济学、区域经济学学硕点;拥有全国模范教师等高层次人才组成的团队队伍;近五年教师获批国家社科重点、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、国家自科等课题30余项,发表高水平论文40余篇;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、省社科成果一等奖1项、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,研究成果获省部市级领导批示和部门采纳20余项;员工每年获国家和省部级竞赛奖30余项(含挑战杯全国特等奖1项);2024年软科中国排名中公司应用经济学位于前40%,省属高校排名前三。

2.主要课程

   政治经济学、微观经济学、宏观经济学、管理学、国际经济学、财政学、金融学、产业经济学 、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、计量经济学、数字经济学、经济史、经济思想史、制度经济学、区域经济学、房地产经济学、会计学、统计学等。

3.就业及升学前景

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在各类企业、综合经济管理部门、政策研究部门、金融机构从事经济分析、预测、规划和投资管理等方面工作。自从2002年在全国招收本科生以来,已经为我国企事业单位、各级政府经济管理部门、科研院所输送了大量复合型、高级应用型经济专业人才,并受到用人单位一致好评,且很多毕业生已成为单位中高层领导和业务骨干。毕业生就业率与考研率一直处于学校前列,毕业生主要工作去向是长三角地区和皖江城市,部分毕业生考取南京大学、南开大学、中国人民大学等知名高校研究生。

(五)金融学

金融学

学制

四年

授予学位

经济学学士

选考要求

不限

 

1.专业简介

   金融学专业于1999年招收本科生,2018年首次招生金融专硕。金融学专业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,拥有省级课程2门;拥有金融学硕和专硕学位点;拥有中组部首批青年拔尖人才、安徽省高层次人才、宝钢优秀教师、省教坛新秀等组成的优秀团队队伍;近五年教师在《经济研究》等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90多篇,承担国家和省部级课题30多项,获得省社科成果奖一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;智库成果获省部市级领导批示和部门采纳5项;员工每年获国家和省部级竞赛奖30项以上。

2.主要课程

金融学、国际金融学、金融投资学、保险学、金融风险管理、公司金融、商业银行经营管理、金融投资全真模拟、证券投资学、期货交易、精算学

3.就业及升学前景

本专业就业面宽,就业率与就业质量名列学校前茅。毕业生主要工作岗位为银行、证券、保险、信托等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,以及政府部门、政策研究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等。主要工作去向为长三角地区、珠三角地区和中部省份。近年来,多名毕业生考取清华大学、复旦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、南京大学、南开大学、上海财经大学、暨南大学等双一流高校以及国外著名高校继续深造。

(六)国际经济与贸易

 国际经济与贸易

学制

四年

授予学位

经济学学士

选考要求

不限

 

1.专业简介

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于2000年初成立,设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,该专业于19851987年筹建,1988年正式开始招生(专科),1993年专业名称调整为国际贸易,1996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开始招收国际贸易专业(含国际金融方向)本科生,1999年随着国家教委专业目录的调整而采用现在的专业名称。2012年获批设立国际贸易学硕士点,2014年开始招收本硕两个层次的国外职工。本专业是安徽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,拥有省级精品课程2门;拥有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硕点,招收国际职工;拥有省级人才工程青年英才、省级教学名师、安徽省优青、省级教坛新秀组成的团队队伍;近五年教师获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20余项,发表高水平论文30余篇;智库成果被省部市级领导采纳8项;员工每年获国家和省部级竞赛奖30项以上。

2.主要课程

世界经济、国际投资、国际经济学、国际贸易学、国际金融、国际市场营销、国际贸易实务、数字贸易、国际贸易法、跨境电子商务、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、python、数据挖掘等课程。

3.就业及升学前景

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主要包括宝武钢铁、德邦物流、埃森哲咨询公司等世界500强企业,或通过考研、硕博连读赴清华大学、南京大学、上海财经大学、西南财经大学、上海大学等“双一流大学”高校继续深造或申请到利兹大学、悉尼大学等境外科研院校留学,毕业去向落实率达到95%以上。

(七)经济统计学

       经济统计学

学制

四年

授予学位

经济学学士

选考要求

不限

 

1.专业简介

根据2012年国家教育部专业目录调整要求,也是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形势发展需要,公司“统计学”专业名称调整为“经济统计学”。本专业为安徽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,拥有省级教学团队1个,省级精品课程2门,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;拥有数量经济学、统计学学硕和应用统计专业硕士学位点;数量经济学为省重点学科;拥有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、省教学名师、省高校学科带头人等组成的团队队伍;近五年教师发表30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,承担国家和省部级课题20多项,获省社科成果奖三等奖1项,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,智库成果被省部市级领导批示5项以上;员工每年获国家和省部级竞赛奖20项以上。

2.主要课程

统计学、计量经济学、经济分析与SAS、国民经济核算、市场调查与分析、抽样理论与方法、非参数统计及其应用、预测与决策、时间序列分析

3.就业及升学前景

本专业自招生以来,已先后向社会输送了20余届共1000多名优秀毕业生,其中包括30多位高校教师,近百名双一流高校的硕士生和博士生,另有数十人走上了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岗位。

四、联系方式

  十大菠菜网正规平台qq群:794323797

联系电话:0555-2315487